你曾否凝视过一滴水?它晶莹剔透,倒映着整个世界——从浩瀚的蓝色星球,到我们身处的江南水乡。它看似平凡,却是生命最初的序章,是文明流淌的脉搏。
本周三,苏州市水务局的方心老师莅临我校,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名为“走进水世界,节约水资源”的深度探索。那一刻,我们方知,这一滴水的旅程,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波澜壮阔,也更为牵动人心。
水之殇——我们并非“身处水乡而水足”
方老师首先展示了一组震撼的数据:地球上尽管有超过70%的面积被水覆盖,但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,仅占总水量的0.5%左右。这就像一桶水,我们能喝的,其实只有一小勺。全球范围内,缺水已成为数十亿人面临的严峻挑战。
再把目光收回国内。中国水资源总量看似丰富,但一旦平均到每个人,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,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。或许有同学会想:“我们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,怎么会缺水呢?”方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的认知误区:苏州是典型的“水质型缺水”城市。也就是说,我们身边河网密布,但可用的优质淡水资源依然十分有限。随着城市发展,水体污染的风险依然存在,我们能直接饮用的洁净水源,无比珍贵。
世界缺水,中国缺水,就连我们赖以自豪的“东方水城”苏州,也同样面临着水资源的压力。原来,我们从未真正实现“用水自由”。

水之旅——一滴水的“前世今生”
了解了现状,方心老师又带我们追踪了一滴水的“生命旅程”。
我们使用的自来水,并非“自来”。它们大多源自江河湖泊,需要经过取水、混凝、沉淀、过滤、消毒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,再通过庞大的管网,最终才来到我们家中。每一滴洁净的自来水,都凝聚着科技的智慧与无数人的劳动。
我们用过的水,则变成了生活污水。它们会通过城市下水道,进入污水处理厂,经过“九九八十一难”般的净化处理,达到标准后,才能再次排入自然水体。这个过程,需要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。
每一滴干净的水都来之不易,每一滴污水的净化都代价高昂。我们的浪费,不仅浪费了水本身,更浪费了背后的能源与社会资源。
水之省——告别无意识浪费,争做节水达人
生活中,哪些行为在悄悄“偷走”我们的水资源?

【浪费行为大曝光】
刷牙、洗手时一直开着水龙头;
洗澡过程中长时间冲淋,不及时关水;
隔夜的饮用水直接倒掉,没有二次利用;
用流水冲洗瓜果蔬菜;
水管、水龙头漏水,报修不及时。
同学们积极发言,列举了许多浪费水的现象,同时也分享了各自的节水方法,现场氛围热烈,掌声此起彼伏。
【节水妙招请收好】
一水多用:淘米水可以洗菜、浇花;洗衣水可以留起来拖地、冲厕所。
器皿盛洗:刷牙用口杯,洗脸用脸盆,减少不必要的流水。
缩短冲淋:洗澡时间缩短一分钟,长期下来节约的水量超乎想象。
随手关紧:用完水后确保水龙头完全关紧,做到滴水不漏。
争做卫士:发现校园或家里的水管、龙头漏水,主动及时地向后勤部门或家长报告。




讲座虽已落幕,但余音绕梁。那滴水折射出的光芒,已悄然照进我们心间。它不再微不足道,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的微小世界。
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因水滴而轻之。当我们每一次伸手,都能记得关紧生命的源泉;当我们每一次用水,都能心怀对自然的敬畏——这千千万万份微小的努力,终将汇聚成河,让我们的城市,让我们的地球,永葆碧水清波。
愿你我,都能成为这光辉河流中,那朵最坚定的浪花。
策划:德育处
撰稿:顾品洲
图片:顾品洲
编辑:陆文轩
一审:德育处
二审:外宣处
终审:校长室